微信扫码

  • 010-84786155
 
Cloud Zoom small image

《库艺术》第53期-----心与手

32.00
当前销售数量:357
 折扣:10折
本单还可以继续购买
数量: 库存 100
  • 详情
  • 特别提示
  • 评价


《库艺术》第53期:心与手——“2016 水墨艺博特刊”专题策划 “书写”,是中国美学传统的最高表达,集中体现了中国文人绘画传统的独特文化性格。它首先是来自于中国远古朴素的“书画同源”,又在文人士大夫逐渐取代专业画家成为艺术主体的过程中,融合儒、释、道三家为思想依托,确立起了“书写”作为体现审美修养与个人精神品格的重要标志。因此从一开始,“书写”就不只是一种艺术本体上的语言追求,而首先是一种生命态度和文脉操守。






心与手——《库艺术》“2016 水墨艺博特刊”专题策划

文_ 于海元

“书写”,是中国美学传统的最高表达,集中体现了中国文人绘画传统的独特文化性格它首先是来自于中国远古朴素的“书画同源”,又在文人士大夫逐渐取代专业画家成为艺术主体的过程中,融合儒、释、道三家为思想依托,确立起了“书写”作为体现审美修养与个人精神品格的重要标志。因此从一开始,“书写”就不只是一种艺术本体上的语言追求,而首先是一种生命态度和文脉操守。

“书写”之不同于“描绘”,根本的区别在于表现外相还是呈现心意。因此,“写意”也成为了“书写”的必然。“写意”并非表现,也并非是简单的情绪宣泄。“意”,诚意也。“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东方人将对天地人关系的永恒思考和虔敬融入生命修炼的循序渐进,并在澄然无我的状态中自然而然的流淌于笔端,其中不只有性情,还有修养——毋宁说是二者的合一。


“书写”包涵了独立的笔墨意识。如徐渭与八大,他们的作品既是物象上的形神兼备,也是墨色氤氲的浑然天成。古语谓之“不似之似”,却又不是今人理解的内容与形式的二元对立,而是物象与笔墨尽得我心,尽写我神,是人心与天意的对话。用西人语言:是上帝握住了我的笔。

“书写”亦是“PK”古人。古人书画上常见“摹某某人笔墨”字样,这里的“摹”并非复制描摹,而是体味古人笔墨精神,接续文化道脉。后来者亦在这一过程中涤荡胸中渣滓,明心见性。“自我”退于其次,甚至成为被超越和解脱的对象,但其中又自有一种今人的志气。

书写,是“无意于佳”,是“须其自来,不似力构”。不是为成就一件作品,而是修养与性情的合一;是文脉与自我的融合;是自然与学问的通透;是真,是善,是美。


古代的大夫们借助“书写”来观照内心,陶冶情思,提升修养,使得“书写”的血脉中带有了一种既出世又浓烈的士大夫情结。当艺术家们作画时,力求将自我意念溶于大自然和亘古不变的“道”,然后用墨融合清水在不可修改的宣纸上一气呵成,将“书写”升华为个体的精神絮语。对个体价值的呼唤与自我觉悟的精神要求,正有可能穿越时间,成为当代艺术家的精神财富。“书写”中所蕴含的独立、觉悟、无我和清越柔韧的人生态度,也正是针对当世思想顽疾的一针良药。

中国的学问,最终通向的不是巧智胜人,而是改换气质,是做人。“书写之道”,亦不外乎此。

今天,我们的世界东西杂糅,相互影响,概念、观点、理论比比皆是,全球化催生本地化,消费文化的泛滥又使人们开始怀念手艺与匠心。香港水墨艺博本次拈出“书写”一词,从一个极小的局部点出了中国文化的特质与精华所在,“书写”的内涵和价值将在这一次的盛会中得以呈现。

得益于香港独特的地域优势,我们也将看到“书写”这一中国历史悠久的独特文化精神,面对世界与当代所呈现出的巨大张力,这既取决于“书写”文化的深厚历史积淀,也将取决于今人的格局与创造。让我们通过“当代书写的呈现”,共同期待一次历史与当下,东方与西方,古人与今人共同交织碰撞的视觉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