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 010-84786155
 

容器 CONTAINER | 李卓:“人作为一个现象成为衡量其艺术的关键点”

作者:库艺术学术研究部 日期:2018-08-08 点击:1395

李卓

LI ZHUO

李卓的绘画显示了中国青年一代艺术家在绘画上的全新突围,这并非仅仅体现在形式的颠覆与创新上。当代艺术更为复杂的语境要求不能仅仅停留于现代主义的平面形式探索。再结合中国当下的现实语境,艺术家必须要重新找到全身心投注到绘画中去的全新端口。这无疑需要时间,甚至需要艺术家用一生的实践来证明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李卓 2018 系列24 200cm×150cm 布面油画丙烯 2018

“人作为一个现象成为衡量其艺术的关键点”

采访人_ 于海元

库艺术= 库:你之前的作品还有一些具体的形象,现在已经完全是抽象的了,为什么有这个转变?

李卓=李:记得大学二年级上素描课,大家都会画很写实的长期作业,我就拿炭笔画几分钟一张的小速写,当时感觉特别好,老师也说我对黑白的东西特别敏感。毕业之后几年一直都是在画“抽象”,但那时对抽象并没什么概念,还是停留在把具体物象意象化。其实就是还不明白抽象到底是怎么回事,中间也有过很多具象作品的尝试,后来觉得对于更纯粹的表达来说是一种阻碍,个性中对于自由表达的追求驱使我逐渐把形象给抛弃掉。

其实我在乎的并不是抽不抽象的问题,而是更在乎形象的束缚消失之后能够更好地自我抒发。但我对纯平面化的抽象还是排斥,我对光影、空间的东西特别敏感,在处理画面时会画出一种关系,然后将它打破,再制造出一种关系,然后再打破……经过几次不断的破坏最终留下来的画面构成了我的作品。之前时间段和当下的感觉、状态可能完全不同,但最终将之叠加到一起,有点类似不同时段当下个人叙事性的表达,不是完全形式化的抽象。

李卓 2018 系列22 120cm×100cm 布面油画丙烯 2018

库:现在你的绘画更多是一个对于过程和时间片段的叠加。

李:纯粹化的抽象作品也做过几张,但感觉不适合我,太刻意。马树青老师曾建议我给自己一个限定,然后在限定中去挖掘。我也试过,但做不到,感觉很累。把自己框住就感觉很难受。那就干脆把抽象的概念抛弃掉,利用一些顺手的涂鸦、涂抹的方式跟着画面走。

库:看你现在的新画是不是已经完全能够自由无碍的抒发了?

李:现在我感觉已经达到充分地自由状态,我可以随时把这幅画毁掉,然后重新建立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秩序。有人认为创作时感觉特别好的时间段是非常短暂的,马上就会消失,那么我可以停下,过一段时间再覆盖下去。回头看时,如果以现在的感觉来看不满意,还可以继续叠加,就不断反复叠加,时间、空间都蕴含其中,可以说是一种时间化的空间,通过这样将个人的本质既模糊又清晰地呈现出来。

李卓 2018 系列23 200cm×150cm 布面油画丙烯 2018

库:某种程度上你也是放弃了对结果的把控和预设。

李:那样我也做不到。我曾经打过一个比方,比如大家都站在原始森林中,周围没有路,荆棘丛生,有的人是预定好一个目标一点点向着目标开路过去,而我就是不断砍树开路,回头一看,已经留下一条七扭八拐的路。

库:还有一点,就是非具象领域本身就是非常狭窄的一个领域,把自己限定在某一点上不断深挖,可能更有机会建立个人的独特坐标。

李:有过这种想法,但你会发现有很多人做的这个限定并不准确。我这个人是不断怀疑自己,设定一个目标过两天就会开始自我怀疑。后来发现我这种性格不适合设定好一个点,因为很快就会转移。但把这两年的创作拿出来回头一看,虽然里面有很多尝试,但也能大致理出一条脉络,这可能就是我的特点。美术史里也有这样的例子,而且我感觉在未来的社会和艺术领域这种现象反而可能会越来越重要。因为艺术是一种现象,有的人就一辈子画格子,有的人则不断在各种风格间尝试,艺术最终不是一件作品或某一系列作品的事,而是艺术家一生所构成的一个现象,这可能是最重要的艺术。

李卓 2018 系列18 120cm×100cm 布面油画丙烯 2018

库:同意你的这种看法。限定和非限定实际是根据艺术家自身的创作习惯所带来的不同类型的特征,这里还存在很大可讨论空间。

李:我已经跳出了抽象的探讨,完全是把绘画作为一种可能性和人作为一种现象来去思考,不去考虑表面图示特征或是形式语言,而更多是时间与过程延续下来的一种现象,这其中会有很多变化和可能。随着当代艺术的发展,人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人类、社会诸多信息都承载其中,绘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可能不是某一个具体的点,而是要更加丰富和开放。我的人生经历一直在变,从地方到北京,一点点都处在扩散状态,作品所包容的也越来越多。将来会有什么更多的可能?既是未知的,也令人欣喜。

李卓 2018 系列19 120cm×100cm 布面油画丙烯 2018

库:这两条不同道路走到最后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画面背后的那个人要鲜明起来,人比具体作品更加重要。

李:还是人最重要。很多西方艺术家一生的变化也非常多,我们了解的往往是其中一段。真正要了解一个艺术家,他一生的文献整理其实是最重要的,这是他人生最饱满的一个解读。人作为一个现象会成为衡量其艺术的关键点,而非一两件作品。

库:我们以前会认为塞尚超越了古典绘画,毕加索、蒙德里安、波洛克、通布利等等不断超越前代。现在似乎这种“超越”的观点逐渐失去了魔力,你怎么看待自己的绘画与历史、现实之间的关系?

李:艺术家都是有野心的,为什么不断在变,说得高大上一点就是为了让自己在美术史中占有一席之地。为什么我说自己现在的东西没法定型,很多中国艺术家所谓“定型”也是不准确的?西方这一百多年来哲学与艺术爆炸式的发展,流派、观点太多太多,而中国在王阳明之后就没有真正具有原创贡献的哲学思维。中国这么大的国家,到现在还没有真正具有说服性,站得住脚的的原创哲学出现,一直是跟着西方在走,领悟也不深刻,往下发展必然还会有变化。那么再去考虑你的作品在这其中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其实自己也无法定位。只能跟着时代的变化一点点往前走,随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对艺术的理解慢慢去发现更多的自己,只能是去寻找。

李卓 2018 系列6 130cm×130cm 布面油画丙烯 2018

李卓 2018 系列7 130cm×130cm 布面油画丙烯 2018

库:你谈到了一个艺术背后大的文化支撑问题,因为你是创作者,所以这个话题由你来谈就不空。今天为什么很多人回去看清末和民国思想家写的东西,正是因为我们今天所思考问题的深度可能还未超过那个时期,如果说中国一百年来都是处在大的转型期,那么直到今天这个转型也远未结束。

李:看现代艺术的发展,以康德为代表提出“形式为艺术本质”之后,塞尚开启了对于世界平面化和几何化认识再到抽象艺术的兴起和普及,这背后已经有将近百年的形式美学探讨和研究的历史渊源,再往后,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等哲学理念也是不断在艺术上的探索上起到关键的引领作用,这构成了一环扣一环的密不可分的逻辑关系。而我们是没有这种逻辑关系的,我们是不断在学习西方的艺术样式,学习从西方人的生存经验中产生的哲学。看着感觉还行,但要想在这个领域里有一个顶尖的群体出现,那还不是一日之功,因为你的底蕴不够,从理论、批评层面上不足以支撑你走得更高更远。

库:西方是在不断产生新的理念,然后艺术家不断用自己的艺术去进行佐证。当艺术家的实践、身体、理念完全契合的时候,就可能出现大师级的人物。而中国的学术传统不是这样的,而是要不断回到原典,然后再去提出新的创造性阐释。现在不仅是对西方的认识粗浅,回向原典的路径也被切断了,无法再提出新的创造性观点。而离开了对本民族本文化原典的研读,一个人思维的深刻性和知识的完整性是要打问号的。

李:我发现中国人特别喜欢去解读人的本质性问题,特别容易去理解“道”的含义。中国文化几千年以前就看到根了,已经把答案告诉你了,而西方人是在不断提问、分析和寻找,一点点的积累。现代主义阶段西方吸收了东方禅宗对人和世界本质性的认识方式,一下子就爆发了出来,再结合自身的理性传统,就变得很有优势。我们的文化善于宏观把握和领悟,现在也需要把理性地认识方法嫁接进来。不同的文化最初都来自于不同的地域,但现在随着国际的交流,界限的消失,很多的认识都不像以前那么固化了,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西方文化也是属于人类的优秀文化,只要去学习,肯定可以生长出新的可能性。只不过需要时间,需要一个参与人群的基数。

李卓 2018 系列42 50cm×50cm 布面油画丙烯 2018

库:从创作谈到了创作的背后,刚才也说到了视野的打开,对西方的学习。另一方面,我总感觉现在也缺少对于自身文化——也就是能够定义你是谁,你从哪来的这种文化属性的深度的认识。

李:谈到东西方文化的区别,什么是东方传统文化的本质?从作品中体现出的传统面貌是本质吗?我感觉不是,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平时的生活习惯、说话方式,文化作用下你的自然而然的行为方式,我觉得这个是本质,是你不用去说,不用去想的东西。区别不用去想,只要你是一个有良知,有学习能力的人,就会不断去学习,然后人会慢慢变化,这就是文化的作用。

话说回来,当你到了西方,又要面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人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就又回到了全球化的问题。我就在世界上游走,最终把个人独特的样貌呈现出来,里面可能掺杂了各种文化的影响,但最终出现的样式是全新的,最终是一个“人”的概念。从这个角度去做作品,就充分自由了,没有任何限制。我从未满足于现在,一直在接纳新的信息,然后会发现还有许多新的可能性,固化很容易就会被淘汰,一个人的敏感点不容易变,但画面背后承载的东西则会越来越多。

分享到:

上一条:容器 CONTAINER | 罗清:“现代人已经不会真正地看了”

下一条:水墨能否作为今天的“源问题”而存在?——“水墨现场”学术论坛之“中国当代水墨的转向与未来”

  • 发表评论
  • 查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